第四十七章 眺望太平洋(上)_西班牙1492
笔趣阁 > 西班牙1492 > 第四十七章 眺望太平洋(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七章 眺望太平洋(上)

  历史上,巴尔波亚于1513年9月25日,在达连山脉西侧的山脊上眺望了太平洋,然后趟进了太平洋的圣米格尔湾,发现了大量珍珠,青史留名。

  在发现太平洋的历程中,巴尔波亚和他率领的殖民者经历了热带雨林的重重考验,体验了凶兽毒物的巨大威胁,挺过了各种疾病的肆意侵蚀,战胜了土著的挑衅攻击,在地理大发现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很精彩,很传奇。

  “然而我不想模仿。”经过了考虑,斐迪南否决了模仿巴尔波亚穿越达连地堑的方案。

  虽然穿越达连地堑,可以自我表演,可以彰显勇气,可以留下所谓“永恒的传奇”,但是这一切是要用人命来换的。

  巴尔波亚带了一百九十个殖民者和几百名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死了多少不管,殖民者还剩下六十七个,也就是说死了一百二十三个人。

  而斐迪南的“第二分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死亡案例。

  而且斐迪南的确也有这个希望——他带的这三千人,一个也不要死。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受伤患病是不可避免的,日后的远征也肯定有人要见上帝,但是就本次的队伍,要想避免死亡,只要认真保障安全,应该是做得到的。

  所以斐迪南不会为了什么史诗情结,付出队员的生命。他选择了最为稳妥的巴拿马运河路线。

  而且要在巴拿马地峡建立据点,显然在未来的自由贸易区、运河入口的科隆建立第一个要塞是最适合的。如果一开始花几个月穿越达连地堑,那么本次航行只能在达连湾建立据点,坐落在巴拿马和哥伦比亚边境,显然不利于巴拿马地峡的开发。

  因此最后,科隆城-巴拿马城路线,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走得快的话,六七天就可以到达太平洋岸的巴拿马湾。而且不会像巴尔波亚那样遭遇上千名土著的攻击。

  1494年4月23日晨,“第二分队”的24艘船1533人,以及几十名同行的西印度群岛印第安人,在利蒙湾登陆。

  踏上中美洲的土地,日后繁荣的科隆自由贸易区,现在只是一片荒地,科隆港和巴拿马运河都不见踪影。倒是可以发现一些土著居民的活动踪迹。

  斐迪南并没有急着穿越巴拿马地峡,“第二分队”首先在今后的科隆城建立一个营地,然后建立堡垒。斐迪南将它命名为科隆要塞。

  “以后这里会有一座繁华的城市,将以这座要塞的名字命名。”

  4月24日,几队士兵和随船的土著在岸上的丛林边缘探查,与当地原住民取得了联系,经过一番费劲的尝试,终于勉强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土著表示,在西边确实有一片海洋,而他们知道最短的路怎么走。

  走最短的路,大致就能到达后世巴拿马城的位置了。

  当天傍晚,阿索林开始在“第二分队”中征召志愿者。

  “跟随国王陛下的脚步,你们将成为新海洋的发现者,新土地的开拓者,新历史的见证者。”

  并没有给什么许诺和奖赏,因为这些士兵出发之前就已经明了自己的职责,如果他们遭遇不测,家人(虽然是单身狗,也是有父母兄弟姐妹的)都会得到优待。

  之所以还要征召志愿者,是因为志愿要去的人太多了。

  斐迪南只需要三百人跟他一起去就够了,足够,巴尔波亚穿越凶险的达连地堑,也只带了一百九十人。

  经过甄别,最终确定了国王一人,国王随行武官一人,公主一人,忏悔神父一人,教士三人,水手二十八人,士兵三百零二人。合计337人,真有点斯巴达三百勇士的节奏。

  斐迪南对自己这副身体还算有信心。每天六千米长跑他已经坚持两年了,连在新大陆也没有落下。过去在格拉纳达战场纵马驰骋十年之久,应该不会在这里倒下吧?

  应该不会,说明斐迪南的对自己的运气也是有信心的。以前在格拉纳达战争的时候有这么一档子事,伊莎贝拉女王晚上不知道咋的把火把掉在帐篷里,然后整个营地包括王室的衣服财产都烧没了,斐迪南就在帐篷里面最后啥事也没有……

  但是不管怎么样,国王亲自穿越热带雨林地峡,总是危险的事情,以前蟒吃人之类的纪录片没少看,斐迪南还是很担心的。

  最后还是得咬着牙上,斐迪南实在不愿意此生望不见太平洋。

  于是,对比巴尔波亚的行程,斐迪南做了一些准备,看来是卓有成效。

  重点处理和印第安人的关系。巴尔波亚来到达连地堑的时候带了数百名印第安人随行,但是达连地堑这处穷山恶水,那里的人也不是什么好家伙,一上岸就遭到印第安人的挑衅攻击,后来与上千人的印第安部落大战一场,杀得对方尸山血海,自己也损失惨重。

  斐迪南上岸的时候也很警惕,现在看来自己的判断很正确,巴拿马中部的印第安人还是温和的。斐迪南拿出玻璃珠子和手工艺品,让当地原住民心花怒放,同意派出三百多人与卡斯蒂利亚人同行并带路,反正那片海洋部落的人也经常去。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关于“丛林热”,根据记载,当时很多人感染了“丛林热”,浑身长包,不过感染致死的人不多,主要是造成人员掉队、行进速度缓慢。

  在人类文字记载史上,1648年西班牙探险者最早描述了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第一次黄热病流行。

  由此断定,巴尔波亚探险队遭遇的死亡率不高的“丛林热”并非黄热病。

  美洲土著蚊子没有疟原虫,“第二分队”所以人也都没有疟疾,因此本次是不会有人感染疟疾的。

  那么,所谓的“丛林热”可能是指恙螨叮咬造成的感染。

  恙螨在亚洲会带来丛林斑疹伤寒,但是好消息是,在北美洲,恙螨并不向人类传播任何疾病,但是会引起皮肤感染和皮炎,也即是巴尔波亚探险队中部分队员的情况。只要注意防护,可以避免叮咬,巴尔波亚本人便是安然无恙。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bqg.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ddbqg.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