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自古十二出良炮_西班牙1492
笔趣阁 > 西班牙1492 > 第九十二章 自古十二出良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二章 自古十二出良炮

  PS:其实这火炮的事情还没有说完,但是这章完了之后火炮就先顿一顿,把政治和文化改革先开个头,比如说文官制度和大学~⊙?⊙!~

  这是今天第三更,明天就一更吧……遵守两更兽原则不动摇……

  ……

  山地榴除了对付比利牛斯山麓的法国人和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还在西班牙本土有很多用武之地。

  比如说,加泰罗尼亚,如果加泰罗尼亚人愿意,可以在山地和农田边上尝尝这些爆炸弹。

  但是,遗憾的是,加泰罗尼亚最近是老实了,不敢有什么动作。

  而山地榴在西班牙本土最活跃的地方,将是卡斯蒂利亚的南部!

  就是安达卢西亚和格拉纳达!

  在当前基督教和和平教之间空前激化的矛盾下,那里的摩尔人,迟早都要发动暴乱。

  摩尔人的暴乱可以成为斐迪南削弱卡斯蒂利亚贵族的手段,但是这些暴乱,终究还要平息下去。

  历史上,卡斯蒂利亚军队在镇压过程中暴乱很多缺陷,比如说包括贡萨洛的哥哥在内,一队卡斯蒂利亚军队被摩尔人引入山谷,然后屠戮殆尽。

  阿拉贡军队可不能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他们手上有些十二磅山地榴弹炮,肯定不会这样毫无还手之力。

  在西班牙南部的山岭之间,山地榴是真正的山地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的优势。历史上西班牙军队在山地无法施展炮兵的情形会不复存在,山地榴配合三磅炮和穆什特克火绳枪,可以尽情地收割摩尔人的生命。

  当然,是否要全力镇压摩尔人,取决于斐迪南和卡斯蒂利亚贵族的博弈,摩尔人可以成为拖累卡斯蒂利亚贵族的一个程咬金。

  山地榴在战场上的具体编制,理论上可以把六门山地榴编成一个炮兵连,配上33头骡子,这些骡子可以运载所有的火炮、一个备用炮架、各种炮兵用具和288枚炮弹。

  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更加灵活,比如说通常四门炮就可以编成一个连,在16世纪初拿来轰击敌军足够用了。甚至,在对付摩尔人和印第安人这种低端的对手时,可以把炮兵连拆开,把单门火炮配属军队。由于适合做骑兵炮,大部分配给骑兵,少部分配给步兵。装备了山地榴的“驴炮兵”们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整门榴弹炮挂在拖车后让一头骡子拉走,驮载时,第一头骡子驮炮身,第二头驮炮架和车轮,第三头拖着两个弹药箱。骡子前后间隔2码,每头骡子可以驮250-300磅,也就是120~150公斤左右。

  斐迪南在阿拉贡军队中扩充炮兵的编制,把骑兵团加入专门的骑炮连,从各个骑兵连中抽调炮手。一门山地榴弹炮的炮手只要六名,比其他大型的野战榴弹炮需要八九名炮手来说好了不少。

  为了进一步增加轻便性,斐迪南还准备砍伐大量白杨树、橡树、岑树,制作长条白杨木的弹药箱、炮架、车轮、轮轴等……

  山地榴可以发射的炮弹多种多样,像实心弹、榴弹、榴霰弹、霰弹或葡萄弹,发射药为黑火药,通常不到1磅,实心弹膛口初速650英尺/秒。所以一个弹药箱子里可以装八枚各型炮弹,比如说榴弹两枚啊,榴霰弹六枚,哦,还可以再塞进去一枚霰弹,这样就有九枚的装弹量,而且弹药箱空重就20磅,才九公斤的重量,比起普通12磅榴弹炮的弹药箱500多磅重量相比是天渊之别啊……

  不过,尽管轻便易携、功能多样是山地榴的重要的优点,但骡子的运载也并非完美。

  近代早期,给炮兵用的牲口主要就是马、骡子和牛。虽然骡子的载重量比马大,也比马好养,所以山地榴用骡子来拉,但其实野战炮兵一般不用骡子来拉火炮和弹药车:在猛烈的炮火下,马和骡子都会惊慌,不过马只是扬扬蹄子,而骡子则会尖叫打滚,根本无法控制。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山地榴仍然主要使用骡子是因为在丘陵地区骡子的通行能力比马强,而且在战场上,山地榴可以用人力推上火线,把骡子留在后方。

  不过从南军的一些糟糕的案例来看,这也不怎么靠谱。

  比如说共和港战役中,南军的一个山地榴弹炮连隐蔽在溪谷里,他们的位置很安全,北军的炮火根本打不到,但是骡子不知道思考,只听得到炮弹的声音,然后就一踢二跳三打滚,三四个人才能控制住这些家伙。

  好吧,斐迪南对此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唯一有点作用的就是在野战时引入军马——区分战争对象,对于摩尔人和印第安人这些弱鸡,当然就用骡子足够,这些人根本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即便摩尔人有些小炮,也压根不成气候。

  对于法国人的话,就要带上一些军马来挽载这些山地榴了,不然被法国人的炮兵吓坏了就闹了乌龙,不过16世纪初法国人的火炮和美北军显然是没法比的,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吧?

  ……

  嘿嘿,除了M1841式十二磅山地榴弹炮之外,斐迪南甚至还能拿出更轻便的火炮来,也就是十二磅臼炮,看来美国人的脑洞也是蛮大的。

  这种更轻便的臼炮,是M1838式24磅臼炮的缩小版,炮管75磅,橡木基座70磅,全部加起来竟然只有145磅,总共才60多千克,两个人就可以搬动。身强力壮的甚至一个人就可以。

  南北战争中真的涌现出很多神器啊,只是当时的美国和世界都没能意识到它们的深远意义,于是都被埋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比如说这一款,就是本书主角斐迪南二世和共产主义伟大导师恩格斯——没错,真的是伟大导师介绍过的——钦定的19世纪中叶终极炮决神器:韦特沃斯后膛来福炮!

  韦特沃斯后膛来福炮是线膛炮和后膛炮,它不是美国人发明出来的,而是由英国人韦特沃斯设计并在英国制造的。虽然它在南北战争期间不怎么常见,但它是现代火炮的先驱者之一。

  当然,韦特沃斯后膛来福炮是一个系列,它有三种型号,三磅炮、十二磅炮和八十磅炮(是80磅没错,口径毫米)!

  不过其中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十二磅韦特沃斯后膛来福炮。果然是自古十二出良炮吗?

  它的炮膛不是圆的,而是六角形的,据恩格斯所言,膛线缠度几乎超过阿姆斯特朗火炮的一倍;为了适应火炮外形和便于操作,炮弹是由炮尾部装填的。

  韦特沃斯后膛来福炮非常坚固耐用,炮膛寿命超过3000发。

  但是让人更惊叹的是它的准确度:

  拿破仑炮在1600码外开火,可以打中谷仓。

  而这种韦特沃斯后膛来福炮连续发射在同样的距离外连开十炮,弹着点只有五寸的偏差!

  在16世纪初那个时代,这可以当“狙击炮”来使用了,完全就是一名狙击手的节奏啊!

  它甚至可以用来向水上目标开火,如果使用八十磅的韦特沃斯后膛来福炮,就算当时最大的战舰,也只能乖乖退散!

  当然,这种炮的高精确度、经久耐用和威力巨大(炮弹非常坚硬,不带铅壳),让它极适合于打巷战,就是不知道被这种炮轰击了数千次后,一座城市或城堡还能剩下多少……实在是货真价实的城市清道夫,杀人越货,狙击巷战的不二之选!大不列颠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力武器!……可惜伟大导师手头没有……

  当然,好炮必用好材料,如果没有斐迪南攀科技树,16世纪初的土著们对此只能抬头望天:由于炮弹和炮膛一丝缝隙都没有,紧密贴合,需要用腊和油的混合剂来润滑并同时减小空隙。最重要的是,铸造炮身和炮弹的是“均质铁”。不要以为这是锻铁,这其实是含碳量%的不折不扣的低碳钢!如果是其他国家其他人,根本就无可奈何,上哪儿找低碳钢?

  斐迪南的平炉炼钢可以产出低碳钢,但是产量也不高,虽然钦定了这种炮决神器,但是设计、材料、润滑剂等等都需要时间,起码也要1496年下半年才可以开始生产,但是1496年下半年想生产也不实际,其他量产的火炮等着呢……

  所以,这种火炮的生产得等到1497年才能开始。到那个时候,才可能有独立分子的脑袋被它轰成碎片……

  斐迪南现在回头想想,那些加泰罗尼亚人真是幸福啊,不知道我的脑子里想些什么,如果他们知道,会不会先自己撞墙而死,起码还留个全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bqg.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ddbqg.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